我的师傅

时间: 2019-11-14    阅读: 304 次    来源:转载
作者:糖糖

 俗话说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。”

  在漫长人生的道路上,师父一定很多。我在南京生活这几年,认识一位师父,是他,改变了我的生活,改变了我的人生。

  师父姓“”李”,名俊然。徐州人。五十多岁,他一米八五的块头,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儿。瓜子脸,艰苦的岁月在他黝黑的脸庞刻下了许多皱纹。一身北方农民气质。操着一口浓重的徐州话,性格直爽,为人忠厚诚实。

  1995年6月举家外出去省城南京谋生。来到城南某区租一间十平米的出租房,带着老婆和二个女儿一个儿子。一家五口人挤在这间阴暗潮湿的房间里,没有床,就打地铺睡在上面。

  一家人来到南京,一个外地人,举目无亲,人生地不熟的,一家人要生活,要交房租。师傅犯了愁。

  一天,他从破烂点买回一辆破自己车代步用。于是,他就到处转悠。

  忽然,师父眼睛一亮,见满城都是骑自己车的人。瞅着马路边一个修车摊点,他机灵一动,发现了商机。他想:南京是自行车的王国,何不在这方面动动脑筋呢?想拜师吧,又认不识人家,论年龄,自己已五十多,而那修车的是个青年人。想想多不好意思,怎么也张不开口,又害怕人笑话。

  师父考虑了好几天,他以前在农村,自行车胎破了都是自己补,小毛病自己都能解决。只有难度最大是穿钢丝,整钢圈。他凭借着他的聪明才智,决定干修车这个行当。可是不懂技术怎么办?师父横下一条心来,偷。

  他和老婆一商量。老婆也竟然同意他干这一行。

  于是,师父每天都悄悄地在那个修车摊不远处偷看修车师傅怎么修……

  经过半个月时间的偷艺学习,心里终于有了底。

  师父接着又了解进货渠道、价格、工具、摊位。

  一天,他终于在夫子庙附近通过一熟人关系物色到一个摊位。

  97年夏天,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和师父租了一个房东的出租房。两家成了好邻居。

  当时,我刚去南京,和老婆俩人在农贸市场卖菜,既辛苦,又熬夜。不赚钱,菜,若拿走眼就卖不掉,亏本。

  我每天晚上回来卖不完剩下的菜就送给他们家吃。这样时间长了,我们俩家相处得非常融洽。

  我和老婆俩每天卖菜都挺幸苦的,又赚不到钱,老婆便想出了一个主意,叫我跟李师傅学习修车技术。

  我在老家时,车胎坏了都是父亲补的。

  有一次,车胎破了,我学着父亲补胎的过程,可是,这边补好,一打气就通了。

  为此事,老婆经常在我面前嘀咕,经过老婆多次劝说,我的防线,终于被老婆攻破了。

  一咬牙,下决心跟李师父学习修车技术。

  拜师傅那天,说是我请客,可是,我买了一瓶沱牌大曲一碟花生米,一只盐水鸭。在他家里喝了起来。

  我边学技术,边做生意。

  白天在夫子庙跟李师父学技术,夜里还得去疏菜批发市场批菜回来给老婆卖。一去就是一个通宵。

  一次我为顾客补胎时,一边撬外胎一边打瞌睡。竟然站在那儿睡着了。

  学了二十左右天,师父对我说:“你可以出去找个摊位干!在外不容易,要交房租,一家人要吃饭。赶紧做,在我这就是再干一年,你还是这样,自己出去慢慢摸索着干,不懂的,问我,难的,我帮你解决,这个生意,就是换下来的废铁都赚钱。放心干吧!有句俗话说,师父领进门,修行在个人。”

  我听了师父的话,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,我摆起了修车摊。

  

  做了第一笔生意就是穿钢圈,我把钢丝编反了,越调越偏。我拿着钢圈请师父帮忙,他一眼就识破了。

  一次,一个外地人看我生意好,就在我不远处抢我生意。师父路过,停下来,拿起气筒就教训了那个人,从此。他再也不敢来了。

  师父喜欢喝酒。而且一斤不在话下。每天做生意回来,经常喊我去他家喝酒。师傅

  最喜欢用干红辣椒皮放油锅里炸着下酒,我问他辣不辣,只见他辣得满头大汗还说不辣。

  师父听一个老乡讲做木材生意赚钱,他立马改行。

  他力气过人,几百斤的木料他一鼓劲就能掀起来。虽然五十多,身体还很棒、很结实。

  十五年以后。师父又承包了几十亩荒地种菜。

  去年夏天,我去看望师父,他正在田野驾驶着手扶拖拉机在耕地。

  我望着师父那辛勤劳动的背影,心里不由产生一种敬佩之心。他虽然离开家乡二十几年,可是还是忘了不了劳动人民的本色,种地。

  临别时,师父对我说:“这片荒地,已经被征用,最多只能种一季了,我和你师母已经找好了工作,帮一个工厂看大门。”

  师父,您现在生活得还好吗?徒弟想你了!

展开剩余(
短文学微信号:mw748219,鼠标移到这里,一键关注。
我要投稿

觉得这篇文章不错就点个赞

已有 人点赞

散文投稿 - 诗歌投稿(短文学期待您的每一篇作品)[ 投稿指南 ]
网友点评 登录后发表评论,别人可从你的头像进入你的空间,让更多网友认识您!
查看所有评论
猜你喜欢

深度阅读

?在线投稿
?在线分享 ?返回顶部